通用头部

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梦回大唐,盛世长安。古城西安欢迎您!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大唐盛世颜。现推荐五条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同游长安,共享非遗。

古城美食之旅

线路内容:中华老字号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大唐不夜城)—中华老字号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南院门)—中华老字号樊记腊汁肉夹馍制作技艺(竹笆市)

中华老字号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到西安咥一碗泡馍那是必需的,同盛祥牛羊肉泡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每一口唇齿留香,每一口源远流长。

中华老字号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南院门作为西安众多老街巷之一,在这里尝一口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春发生葫芦头泡馍,足让你垂涎三尺、流连忘返。

中华老字号樊记腊汁肉夹馍制作技艺:正对着鼓楼南门洞的竹笆市,连接着南院门的市井和北院门的繁华,在这里品一口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的樊记腊汁肉夹馍,让你每一口智慧无双,每一口梦回长安,追忆味蕾里独属长安的非遗美食!

唐宫观演之旅

线路内容:西安鼓乐·东仓鼓乐社(大唐芙蓉园)—非遗演艺(永兴坊)—秦腔(易俗社文化街区)

西安鼓乐·东仓鼓乐社:古色古香的大唐芙蓉园里鼓乐声起,盛唐便有了现实画面,一起解锁传统文化“西安鼓乐”之美,畅听历史的韵律,彰显大唐的盛世与繁华。

非遗演艺:永兴坊以陕西非遗文化为基石,展现秦腔、皮影戏、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陕西说书等二十余种非遗演艺,让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跃然眼前。

秦腔:走进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戏曲文献,数字化的音像资料,领略秦腔艺术的魅力,也可以在易俗社剧场内,近距离感受秦腔经典剧目。

技艺体验之旅

线路内容:楮皮纸制作技艺(长安区东台新村台沟村)—关中秦腔戏剧脸谱(长安王莽街办小峪口村)—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长安滦镇街办西留村)

楮皮纸制作技艺:秦岭北麓的北张村世世代代造纸为主,有专家考证楮皮纸造纸技艺比东汉蔡伦造纸还要早300年,被誉为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来这里,你闻到的是文明的原始味道,目睹这项古老工艺的神奇乐趣,一起探寻手工造纸的奥秘。

关中秦腔戏剧脸谱:秦腔脸谱作为秦腔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一套完整体系,刻画剧中人物的个性,与舞台服饰相协调,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舞台上,通过视觉和灵感,饱享舞台艺术的美。

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它延续了清朝时期的“立式”榨油方式(中国现存古代榨油术多为“卧式”),历经30多道工序,不依赖任何现代机械设备,被誉为地方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是关中地区民族工业的缩影,来这里回归自然,为生活提味,榨出生活该有的醇香。

长安文化之旅

线路内容: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皮影戏(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唐流彩(白鹿仓滋水非遗大集街区)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西北地区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陈列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设完成,长期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展示着西安市非遗挖掘保护工作的成果。走进其中,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皮影戏:一幅幅精美的皮影作品,经历制皮、雕镂、敷色等多道工艺,最终构成一个个文臣武将、才子佳人的生动形象。目睹皮影戏的表演,了解皮影、传承皮影。

唐流彩:唐流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绘画方法,在唐代被称为“水画”或“墨池法”。艳丽的色彩,极具流动性的图案,当一件件唐流彩作品出现在眼前时,那种绝美的画面,仿佛让人一眼就看到了盛唐。

雅音赏乐之旅

线路内容:西安鼓乐·集贤乐社(周至县集贤镇)—熨斗村曲子(周至县马召镇熨斗村)—厚畛子山歌(周至县厚畛子镇钓鱼村)

西安鼓乐·集贤乐社: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来这里通过非遗艺人的精彩演艺,观大唐雅音的恢弘气势,赏一场荡气回肠的古今对话。

熨斗村曲子:《熨斗村曲子》是周至县马召镇熨斗村的传统民间曲子,在周至县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历经隋、唐、元、明、清,至今传承45代,大约1400多年,来这里听一曲“五更鸟”、“六月花”,观演一场引人入胜的曲艺表演。

厚畛子山歌:一面是绿树浓荫,一面是太白飞雪,六月间的厚畛子被称为“北方的香格里拉”,身在关中却依旧能够听到绵远柔婉、意味深长的原生态山歌,来这里聆听独属于山区劳动人民的音乐艺术结晶。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