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加快建设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为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以学促行,突出政治引领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第一议题,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向深度广度拓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广电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突出“学”“做”结合,“讲”“习”互促,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思想政治课教育和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提升文旅系统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谋划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抓好结合转化,高举西安文化自信大旗,主动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准确把握文旅市场与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和大趋势,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在新起点上推动我市文化旅游行业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2.精心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喜事、盛事。要聚焦聚力党的二十大,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开展系列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突出迎盛会这条主线,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凝魂聚力、接受检验,锚定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组织推动,确保高质量开展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政治为要,加强政治修养、政治锻炼、政治淬炼,切实增强捍卫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强化理论武装,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市文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3.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党组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每年至少向市委专题报告1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强化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履职自觉,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加强阵地管理,以文化和旅游的繁荣发展壮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梳理文化、旅游和广电等重点阵地的意识形态风险点,加强对展览展演、论坛讲座、演艺演出、导游讲解等各类活动内容的审核把关。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机关属性,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抓住“关键少数”,始终围绕文化旅游工作来谋划、布局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厚植廉洁文化,引导党员增强宗旨意识和底线思维,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强化制度约束,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大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造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探索完善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机制。严格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合理设置党建责任清单,推进不同层级的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层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5.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落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党组全年研究人才工作不少于3次。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用好“三到三看三破”选用干部办法和“四个一线”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使用在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经受考验、表现突出的干部,进一步强化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加大年轻优秀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为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激发生机活力。

二、强基固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

6.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工作。围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古都文化、山水文化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全市精品旅游演艺数量达到27部。办好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承载力和服务品质,加快碑林区、周至县图书馆和文化馆、莲湖区图书馆建设,推动“城市书房”建设。举办西安戏剧节,开展“西安读书月”、“红五月音乐会”、市民文化季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放“文化惠民卡”,组织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建立数字展演馆,增强文化惠民资源多方供给,塑造立体文化惠民体系,打造西安文化惠民新IP。

7.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法规制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进非遗项目进景区,促进“非遗”与旅游互联互动和共同发展。加大非遗项目的资金扶持,开展西安鼓乐、秦腔等西安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提高和扩大西安非遗创新传承力影响力。

8.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局,找准突破口和结合点,统筹抓好行业和驻村工作。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深化“文旅+农业”融合发展,坚持主题化、品质化、多元化导向,创建10个市级特色旅游示范村,规范秦岭地区农家乐经营活动管理,科学指导全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实施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加大乡村文旅企业培育、孵化和乡村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力度。加快补齐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供给短板。扎实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实抓好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和示范乡镇(街道)评选工作,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利用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引导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不断向乡村等基层延伸,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场馆设施效能提质增效。抓好驻村工作,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

三、聚焦中心,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9.加快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文化旅游产业在“深度融合”上提质增效。发挥“秦创原”在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方面的作用,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创新基地、园区、企业,构建全链条文旅产业生态,年底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达到150个。高标准推进文化旅游重点片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核两廊八板块”发展格局,打造大雁塔、曲江、临潼等一批世界级文化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文旅产业多元融合,积极发展工业游、红色游、乡村游、研学游、康养游等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壮大创意、动漫、影视等文创产业。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建设,开通慢享西安·城市观光车,打造北院门、嘉会坊、永宁门等特色夜游板块,提升易俗社文化街区、大华·1935、老钢厂、西影艺术体验中心等文化创意聚集区品质,持续放大西安文化旅游价值效应。

10.着力打造精品文旅项目

高标准推进文化旅游重点片区建设,以保护历史风貌为主,对三学街柏树林街区实施“微改造”,打造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新样板;加快推进未央宫遗址提升项目(一、二期)、曲江电竞产业园、西安文旅中心、碑林历史文化街区、融创冰雪世界、开元剧场、重阳古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大项目招商力度,精心策划包装重大文旅项目,制定全市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册。坚持文旅营销与招商推介、地区合作“三位一体”推进,瞄准文化产业百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及大型文化装备制造企业,组织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吸引更多知名文旅企业、文旅项目落户西安。

四、擦亮品牌,扩大文旅宣传营销

11.叫响做实“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城市文旅品牌

精心组织“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主题活动,推出系列化、活态化、体验式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IP。举办“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线上、线下文旅宣传活动15场以上,扩大西安文旅影响力。强化文旅精准营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会展、活动、电商、媒体多元化宣传营销新矩阵。在高铁沿线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文旅营销推介。组建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参与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活动,加快西安城市形象的全民传播、全域营销、全球推介,让世界看到更多的西安之美。

12.深化对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示范区,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工作力度,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参与部省对口合作计划,大力推进“千名海外游客中国暨西安仿唐迎宾盛典”纳入中外文化旅游常态化项目落实西安。发挥好“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东盟与中日韩“10+3”文化城市网络等平台作用,开展“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东盟文化城市”对话。加强与亚洲地区数字旅游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智慧亚洲”数字旅游发展论坛。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围绕欢乐春节、中外建交周年庆、国际性会议、中外文化旅游年等重大节点,借助市委、市政府重大出访计划、文化旅游部重大文旅外事载体,组织开展文旅交流推广活动。

五、加强监管,提升服务品质

13.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毫不放松抓好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文化和旅游场所安全监管,推动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持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14.深化“放管服”和综合执法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中省市“放管服”的政策举措,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实现“三个一、四个最”(一扇门、一张网、一次办;实现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工作要求,更大程度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发挥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协调机制。持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整合职能,完成区县文化执法机构合并和人员划转,理顺执法工作机制。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加大禁止内容类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抵制低俗、媚俗、恶俗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严厉打击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文旅市场安全生产责任制,指导文旅行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行业治乱力度,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常态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继续组织第三方“体检式”暗访评估,持续推动我市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向上向好。做好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加强与公安、消防、应急等部门协作配合,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排查,堵塞隐患漏洞,坚守文化旅游安全底线。

15.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围绕文化和旅游重点工作,提高财政保障水平,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和市本级财政加大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资金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机关协调运转水平。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加强舆情分析研判,提高新媒体建设能力。完善督查工作制度,建设完善科学的督查落实体系。提高社会艺术考级管理和服务质量。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市文化旅游行业运行监测与指挥平台,实现公共信息资源通用共享,创建一批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推动景区、文博单位等智慧导览、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大力实施智能找厕、智慧停车,不断提升文旅智慧化水平。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文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定期风险评估机制。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保密档案、信访维稳等工作。

版权